瑞昌,寓祥瑞榮昌之意。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置縣,1989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現為江西省計劃單列市。這塊美麗的土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銅嶺殷商銅采冶遺址的發掘,刷新了世界銅冶煉的歷史記錄;良田寺遺址的發現,充分展示了長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秦始皇登臨青山巔,程普揮兵桂林崗,蘇東坡題墨亭子山,李自成血戰羅城坂,古代的帝王將相、騷人墨客、草莽英雄都在這里演繹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瑞昌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北襟長江“黃金水道”,東連我國對外開放港口城市九江,交通便捷,信息靈通,史有“通衢”之稱。全市總面積1442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轄22個鄉(鎮、場、街道)。瑞昌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大陸溫濕性氣候帶,年平均氣溫17.5攝氏度,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上下,年無霜期240-260天。
優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雨量,溫暖的氣候,為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全市耕地面積28.4萬畝,林地面積111.5萬畝,可放養水面12.4萬畝。盛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芝麻、紅薯、茶葉等。土特農產品苧麻被譽為“綠色金子”,曾獲南洋國際博覽會優質獎,纖維含量高達73.7%,在全國苧麻品種中獨樹一幟。瑞昌山藥,菜藥兼用,早在唐代列為貢品,是營養保健食品中的上乘產品。瑞昌培育的“廬山香”中華獼猴桃是全國同類中的最佳品種,曾多次榮獲農業部金獎,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指定產品。近年,高山逆時令蔬菜異軍突起,形成產業化格局,成為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養殖業發展迅速,豬、牛、羊畜牧業已趨向規模化;水產養殖,品種繁多,魚、蝦、蟹、鰻魚等水產品年產量達1250萬斤,且開發潛力仍然很大。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