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況
會議口譯專業作為國家“十五”、“211”重點項目于2003年設立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是全國唯一由教育部專項撥款建設的同聲傳譯教學基地。該專業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統一領導下,由學院下設的會議口譯系具體執行。
會議口譯系的使命是按照國際最高標準,提供全球一流的會議口譯專業教育,以培養能勝任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國際外交及各種國際會議同聲傳譯和交替傳譯工作的專業會議口譯員。
本專業嚴格按照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所制定的各項標準組織遴選、教學與考試工作,并與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直接開展多方面的合作。2005年,會議口譯系在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對全球口譯培訓機構的評審當中,榮獲全球最高一類評級,被列為全球會議口譯“一級教學單位”。
2.學制
會議口譯系提供兩年全日制研究生層次專業教育。培訓的重點為會議口譯專業實踐技能(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完成學業并通過專業考試者,將獲得“會議口譯專業證書”,證明其能勝任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國際外交及各種國際會議的同聲傳譯和交替傳譯工作。
根據2003年9月上海外國語大學與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簽署并于2008年10月續簽的合作備忘錄、2004年4月上海外國語大學與聯合國駐內羅畢辦事處簽署的合作備忘錄以及2004年5月上海外國語大學與歐洲委員會口譯總司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會議口譯專業證書為聯合國與歐盟所正式承認。
3.課程內容
一年級學習交替傳譯、視譯、口譯基礎理論、以及譯入母語的同聲傳譯(從一下開始),并輔之以筆譯、國際政治、經濟、法律等專題知識課。一年級結束時,學生參加有外部考官參與的升級考試,以確定其是否有資格升到會議口譯系二年級。未能通過考試者,可在下一年重考,亦可申請轉修高翻學院其他專業,但須通過相應的考試。
二年級學生在第一學年掌握會議口譯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接受交替傳譯、同聲傳譯和帶稿同聲傳譯深度訓練,掌握會議口譯高階技能,并學習會議口譯的職業道德與執業行為守則。學生還在高度逼真的模擬會議環境中進行大量會議口譯練習,模擬會議專題涵蓋政治、經濟、法律、外交、金融、科技、環境等多個當代國際會議經常涉及的重要領域和最新議題。二年級下學期安排全體學員赴國際組織實習,在真實的大型國際會議上進行現場同聲傳譯練習,并體驗國際組織中會議口譯員的工作與生活。
二年級結束時,按照國際會議口譯項目的通行標準,舉行專業考試(Professional Examination),由外部考官考核學生的口譯實踐能力。專業考試科目為交替傳譯(A-B, B-A)、同聲傳譯(A-B,B-A)和帶稿同聲傳譯(A-B, B-A)共六科。對于同時申報C語言的考生,另安排由C語言譯入A語言的相關考試項目。考試材料均取自于真實國際會議,其難度相當于專業會議口譯工作。
通過專業考試的學生獲得“會議口譯專業證書”(Professional Diploma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該證書證明獲得者為達到國際標準的,勝任國際組織、外交外事及各種國際會議同聲傳譯和交替傳譯工作的專業會議口譯員。
4.師資
會議口譯系所有口譯專業課均由具有豐富國際會議口譯工作和專業口譯教學經驗的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會員執教。目前共有三名AIIC會員擔任本系專任教師。就其語言組合而言,有一名以漢語為A語言,兩名以英語為A語言。每名教師的專業資歷,可在學院網站上查閱。另有數名AIIC會員擔任本系兼任教師。此外,還不定期地邀請聯合國、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美國國務院和中國外交部等機構的口譯負責人和資深譯員以及世界一流會議口譯項目的專家教授舉行講座。
5.班級規模
每年招生10人左右,教師可充分指導每一位學生。
6.生源概況及畢業去向
自2003年會議口譯項目啟動以來,已招收六屆學生,錄取人數共57人,現將其(前五屆)基本情況作如下介紹,以供參考:
入學時的學歷
|
本科:45%
|
碩士或博士:55%
|
之前所學專業
|
語言專業:60%
|
非語言專業:40%
|
入學時的年齡
|
平均:26歲
|
最小:21歲,最大:39歲
|
自2005年首次舉行專業證書考試以來,已有四屆學生完成本課程并獲得會議口譯專業證書,總共30人。幾乎所有畢業生都在從事國際會議口譯工作。
就其具體去向而言,一部分畢業生選擇成為自由應聘的國際會議口譯員,另一部分畢業生則選擇到專業口譯服務機構任職(如外交部翻譯室、上海市外辦翻譯室、深圳市外辦禮賓處等),還有一部分畢業生選擇靈活就業安排,即部分時間在某單位供職,部分時間從事自由應聘的國際會議口譯工作。
會議口譯系的畢業生深獲專業翻譯市場好評。有人已受到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聘用,前往在歐洲和其他地方舉行的高檔次政府間國際會議擔任專業會議口譯工作。迄今為止,已有三位會議口譯系畢業生成功加入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成為AIIC會員。
7.報考資格
凡已獲得學士或以上學位(含應屆畢業生,專業不限)并以英語或漢語為A語言(即“母語”)的中國大陸、港澳臺以及海外人士均可報名。
8.語言組合
會議口譯系目前培養的重點是英漢互譯會議口譯專業人才,但針對同時掌握第三種語言的學生,可以額外安排相應的教學,并在考試時增加相關項目。2009年可報考的語言組合如下:
考生必須掌握的語言為:
漢語普通話(A/B)
英語(A/B)
此外,考生還可以增報以下語言(如有):
法語(B/C)
粵語(A/B/C)
* 德語(C)* 僅為英語為A語言的考生提供
注:A語言,通常是指譯員的“母語”,即譯員最強的一種語言,譯員對其有完全的理解能力以及嫻熟的表達能力,運用非常自如、精確、得當,對語域和細微含義有精準的把握。
B語言,雖非A語言,但是是譯員掌握十分熟練的語言,譯員對其有完全的理解能力以及充分的表達能力,可以準確、清晰、有效地傳達各種信息。
C語言,即譯員的“接受語言”,譯員對其有完全的理解能力,可以將該語言譯成其 A語言。
9.入學考試
入學考試主要考核:
-
A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
B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
C語言(如有)的理解能力
以及:
-
對信息/邏輯的分析與總結能力
-
清楚表達思想的能力
-
溝通技巧
-
世界知識
-
反應靈敏度和心理素質
入學考試由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組成,其形式如下:
筆試A(半天),內容包括:
-
寫作:針對所設定專題寫出一篇文章。
-
填空(cloze)與結語寫作:要求考生填補文章里空缺的詞條,并依照文章的總體思路與文體風格,寫出邏輯一致、前后呼應的結語段落。
-
改寫(paraphrasing):要求考生改寫若干語句,文字不得與原文重復,但意思必須與原文一致
-
綜合知識測試:包括國際知識、重要時事等。
筆試A結束后,考生再到語音室做5分鐘左右的錄音,以測試語音、語調、流暢度等。
筆試B(半天),內容包括:
-
筆譯:中英文雙向筆譯
-
摘要:閱讀文章,然后寫出相當于原文1/4篇幅的摘要
通過筆試的學生方可參加面試。
面試:
每名考生面試時間為30-45分鐘,內容包括:
-
復述,A-A、B-B:聽3分鐘的演講,然后以同一種語言用自己的話重述演講內容,以抓住重點信息和邏輯為主。不能做筆記。
-
聽譯,B-A、A-B以及C-A(如有):聽3分鐘的演講,然后以另一種語言用自己的話重述演講內容,以抓住重點信息和邏輯為主。不能做筆記。
-
即興演講(A、B):從考試委員會提供的若干題目中挑選其中之一,經過3分鐘的準備,作3-4分鐘的即興演講。
-
問答與對話。
10.學費
一年級:40,000元
二年級:60,000元
11.碩士學位兼修
希望同時獲得碩士學位的考生,可以申請同時攻讀高級翻譯學院的翻譯學碩士學位(MA)或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請注意:會議口譯專業和前述兩種碩士專業的申請程序和入學考試機制不同,需要考生分別辦理有關報考手續。同時被會議口譯系和碩士專業錄取的學生,需要同時完成兩種不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考試要求。有關前述兩種碩士學位的報考條件和程序,請參照學院網站相關信息或向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咨詢,咨詢電話(021)6531-1900轉2239。
12.歷年試題
本專業恕不提供歷年試題。
13.海外學生
鼓勵海外學生報考本專業。為方便其參加入學考試,可提前和系主任聯系,如能落實適當的監考安排,可在考生所在國進行筆試。需要申請此類安排的考生,請在報考材料中加以說明。
針對以英語為A語言(即“母語”)的考生,只要其筆試、面試成績達標,可按專門名額錄取。
14.報考程序
報名日期:2008年11月10日至2009年2月26日
筆試考試費:500元(滬價費[2002]043號)
筆試考試日期: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考試地點: 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
報名方式: 填寫報名表格各項內容,并將:
(1)填好的報名表格
(2學位證書復印件
(3)正式成績單復印件
(4)身份證復印件
(5)一寸證件照兩張
一起寄往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信封標注:會議口譯系報名材料。如有IELTS或其他類似考試(如TOEFL、GRE等)成績單,也請附上復印件。
郵寄地址: 上海市虹口區大連西路550號2號樓212室
上海外國語大學 高級翻譯學院 辦公室
郵政編碼: 200083
聯系電話: ?。?21)6561-0046 或(021)6531-1900轉2991
交費方法: 在寄送報名表的同時將筆試考試費匯往同一地址。
在收到考生報名材料和考試費后,經審核符合報考條件者,將以書面或電話形式通知考生本人具體考試時間、地點以及準考證領取方法。
通過筆試者參加2009年3月或4月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舉行的口試,口試費500元(滬價費[2002]043號)。
錄取的學生于2009年9月報到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