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阜陽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西部與河南省周口市、駐馬店市相鄰,西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接壤,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東部與淮南市相連,南部緊靠淮河與六安市隔河相望。面積9775平方公里,人口884.66萬。轄潁州、潁東、潁泉三區和太和、臨泉、阜南、潁上四縣以及縣級界首市,全市共計74個鄉、105個鎮、4018個行政村,耕地面積58.5萬公頃,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陽市城區面積38.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78.6萬人。
悠久的歷史文化。阜陽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西部與河南省周口市、駐馬店市相鄰,西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接壤,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東部與淮南市相連,南部緊靠淮河與六安市隔河相望。史志上曾這樣描述這片土地:“襟帶長淮,東連三吳,南引荊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淮南內屏,東南樞轄。”阜陽可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里曾是管仲、鮑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大詩人晏殊、歐陽修、蘇軾都曾在此為官,并留下了“未覺杭潁誰雌雄”等千年傳唱的詩篇。區內古跡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輝映。從夏、商、周至元、明、清,歷朝歷代都在這里設有郡、府、州等地方政府。南北相望的亳州與阜陽(古稱潁州)在歷史上曾經有合有分。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潁州與亳州首次合并為潁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同屬鳳陽府。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潁州為府,又降亳州為亳縣,納入潁州府管轄。1949年設立了阜陽專員公署。1996年1月國務院批準阜陽撤地設市,時轄亳州、界首二市、太和、利辛、渦陽、蒙城、潁上、阜南、臨泉七縣、潁州、潁泉、潁東三區,總面積1.8萬平方公里,耕地1650萬畝,人口1320萬,人口、耕地、糧食產量均占當時全國的1%。1998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2000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面積9775平方公里,人口954萬,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