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長樂位于福建省東部沿海,閩江口南岸,與臺灣島隔海相望。介北緯25°40′~26°04′、東經119°23′~119°59′之間。東臨東海,南鄰福清市,北接閩江,西連閩侯縣而接近福廈國道,福泉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東北交連江縣海界,東南交福清市、平潭縣海界,海岸線長96公里。有大小島嶼34個,其中以白犬列島為大。全市陸地面積658平方公里,轄吳航、航城、營前、首占、玉田、松下、江田、古槐、文武砂、鶴上、漳港、湖南、金峰、文嶺、梅花、潭頭16個鎮和羅聯、猴嶼2個鄉,255個村委會、9個居委會。1994年人口65.41萬人,1998年人口67.37萬人,以漢族為主,有滿、畬、蒙、藏等少數民族20個,其中滿族聚居的航城鎮琴江村,是全省最大的滿族村。市人民政府駐吳航鎮,距省會福州陸程33公里。
長樂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唐武德六年(623)由閩縣析立,縣名新寧,縣治設敦素里(今古槐鎮)。不久改稱長樂。上元元年(760),縣治移到吳王夫差略地造艦處(即三國東吳造船處六平吳航頭)。五代時期,長樂兩度改稱安昌,一度改稱侯官,后晉天福七年(942)以后長樂縣名穩定下來。立縣至清,長樂縣為閩州、福州、長樂郡、長樂府、福州威武軍、福州彰武軍、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為今福州)所轄。民國元年(1912)設道,長樂屬東路道。民國14年廢道,民國23年長樂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地,民國36年直屬福建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長樂先后屬閩侯、福安專區和莆田地區,1983年7月1日改屬福州市。1994年2月18日,長樂撤縣設市仍屬福州市。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