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六盤水市位于貴州省西部,地處長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嶺,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以煤炭采掘工業為基礎,冶金、電力、建材、礦山機械工業綜合發展的能源型重工業城市。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建市,現轄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和鐘山區四個縣級行政區,總面積9914平方公里,總人口302.7萬,以苗、彝和布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占25.7%。城市建成區5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40萬。區位優勢明顯。全市地處川滇黔桂結合部,是國家國土資源開發規劃確定的“攀西——六盤水資源綜合開發區”及“南貴昆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四省立交橋”之稱。
今六盤水所轄地域春秋時期為牂牁國地;戰國時期為夜郎國地;秦統一中國后,屬馬郡漢陽縣地;漢代分屬牂牁郡夜郎縣、宛溫縣、平夷縣、犍為郡漢陽縣、鄢縣;三國時分屬“南中”的牂牁郡平夷縣、興古郡宛溫縣,魏仍分屬平夷縣、宛溫縣;晉為平夷縣、宛溫縣地;隋為爨氏所有,未入職方;唐隸湯望州、盤州;宋為羅殿國、羅氏鬼國、于矢部地;元分屬普安路、普定路、八番順元宣慰司;明分屬普安府(州、衛)、西堡長官司、貴州(水西)宣慰司;清置水城廳、普安州(廳)、郎岱廳;民國時期置水城縣、盤縣、郎岱縣。解放初期,建制未變。1964年,根據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國家計委和煤炭工業部經過調查對比,決定在貴州西部煤藏豐富的六枝、盤縣、水城三縣境內建立煤炭基地,六盤水這個組合性的專名由此而得。接著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礦區(后改特區)作為煤炭基地相繼成立。1966年,中央批準成立六盤水地區工業建設指揮部。1967年10月,六盤水地區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成立,六盤水開始成為一個政區,下轄三個特區。1970年12月分隸安順地區、興義地區、畢節地區的郎岱縣、盤縣、水城縣分別與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特區合并,合并后仍稱特區,隸屬六盤水地區。1978年12月,地區改為省轄市,市革命委員會駐水城特區。1987年12月,國務院批準撤消水城特區,分設鐘山區、水城縣。市人民政府駐鐘山區。1999年2月,國務院批準撤消盤縣特區,設立盤縣,以原盤縣特區行政區域為盤縣行政區域。縣人民政府駐紅果鎮。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