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山西麓,地理座標為北緯35°53′~36°19′,東經116°28′~116°59′。東與泰安市岱岳區接壤,西與東平縣、濟南市平陰縣為鄰,南與寧陽縣、濟寧市汶上縣隔河相望,北與濟南市長清區以山為界。全境南北最長48公里,東西最寬37.5公里,總面積1277.3平方公里。2006年全市人口為96.5萬人,男女性別比104.7:100。城區位于市內北部偏東,地處濟(南)微(山)、薛(家島)館(陶)兩公路交匯點,北有泰(安)肥(城)鐵路、南有泰(安)肥(城)一級公路經過。
老區。西周時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稱肥子國,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漢初設置肥城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肥城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古稱“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鄉,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左丘明墓、棲幽寺、范蠡墓等遺跡猶存;境內還有孔子、顏淵、李白等歷史名人交游的名勝古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開發前景。在近代也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裝起義和羅榮桓、陳光指揮的陸房戰斗就發生在肥城。
肥城資源特產豐富,肥城桃是獨有的寶貴資源,被國家命名為“中國佛桃之鄉”,栽培總面積超過10萬畝,被列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肥城也是全國和山東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境內主要資源有煤炭、巖鹽、石膏、花崗巖、鉀長石、優質石灰巖和豐富的地熱資源,年產原煤600多萬噸、水泥近200萬噸、鋼材100萬噸,石橫電廠裝機總量126萬千瓦。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