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浙江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副省級城市。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杭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16'、東經120°12'。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庫占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城而過。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屬浙西中低山丘陵,東北部屬浙北平原, 江河縱橫,湖泊密布,物產豐富。杭州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人間天堂”之美譽。
杭州市轄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濱江)、蕭山、余杭8個區,建德、富陽、臨安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千米。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666.31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14.17萬人。
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跨湖橋遺址的發掘顯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稱為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被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嘆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杭州古稱錢唐。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五代時的吳越國(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余年。民國元年(1912年),原錢塘、仁和縣并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劃杭縣城區等地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從此揭開了杭州發展的歷史新篇章。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