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佛教《華嚴經》中“一朵美麗的小白花”之意。她位于浙江省東北部,舟山群島東南部,因境內佛教勝地普陀山而得名,是舟山市的一個市屬區。全區共有大小島嶼455個,有人居住的有32個。全區轄7鎮4鄉3街道,區治沈家門街道。總人口31.9萬人,面積6728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6269.4平方公里,陸地面積458.6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831.43千米,是海洋大區,陸地小區。
普陀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全國沿海要沖、舟山漁場中心。背靠滬、杭、甬等大中城市,面臨遼闊海洋,與臺灣基隆港、日本長崎港、韓國仁川港相對。自然資源豐富,漁業發達,港口優良,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素有“東海明珠”之稱。
普陀海域遼闊,海水和海涂資源豐富,含舟山漁場內中街山、洋鞍兩漁場,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自然條件優越,生物資源豐富,有海洋生物1100余種,尤其漁業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其中魚類140種,以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鰳魚、鯧魚、馬蛟魚、鰻、比目魚為主,隨著資源變化,作業調整,拓展魚場,馬面魚、鮐參魚及鯛類已成為主捕魚類。蟹蝦類亦有40余種,以三疣梭子蟹、哈氏仿對蝦、鷹抓蝦為主。海水養殖面積2005年達6.03萬畝,主要養殖紫菜、海帶、蛤、蟶子、對蝦、蟹和魚類,其中大黃魚的人工養殖成功,是海產養殖技術的一大突破,被國家科技部評為養殖金獎。由于普陀區境內島嶼周圍多灘涂,涂坡平坦蓄水滲漏性小,適宜海鹽生產。2005年在產鹽田總產量4.31萬噸。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