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是杭州的南大門,歷史悠久,境內的“跨湖橋文化”距今有8000年。公元2年始建縣,始稱余暨,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現名,一直沿用至今。經國務院批準,1988年撤縣設市,2001年3月25日,撤市設區。
蕭山地處錢塘江南岸,為杭州南大門,東接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全區總面積1420.22平方公里,2006年末總戶籍人口118.5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355997人。轄有22個建制鎮,4個街道。4個街道總人口263055人。區委、區政府駐地北干街道。
蕭山地形類型多樣,以平原為主。位于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南緣,年平均所溫16.1℃,降水量1402.5毫米,常年無霜期248天。地處浙江南北要沖,臨江近海,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錢江一橋、二橋、三橋、五橋和六橋飛架錢塘江南北。浙贛、蕭甬鐵路,滬杭甬高速公路、104國道、省道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浙東運河和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也在境內匯流。2006年,蕭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99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23萬噸,兩項排名均列全國第8位,機場規模在華東地區列上海的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之后。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