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位于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1°29′~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口市147海里。市區(qū)南北西三面環(huán)海,有潿洲(24.74平方公里)、斜陽(1.8平方公里)二個海島,潿洲距市區(qū)大約20.2海里。
北海市與海南省隔海相望,鄰近東南亞諸國,背靠大西南云貴川諸省,處于大西南、海南及東南亞的中樞位置,地理位置優(yōu)越。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957平方公里。
全市轄海城區(qū)、銀海區(qū)、鐵山港區(qū)和合浦縣,共有27個鄉(xiāng)鎮(zhèn)(3個鄉(xiāng)、24個鎮(zhèn)),5個街道辦事處,87個居委會,343個村委會,6630個村民小組。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9℃,極端最高溫度37.1℃,極端最低溫度2℃。年平均降雨量167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009小時,年平均太陽總輻射111千卡/平方厘米。主要氣象災害是臺風,10級以上每10年6次。
旅游資源:北海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高達2500~5000個,比內陸城市高出50--100倍;以著名的銀灘為代表的海濱帶,風光旖旎,具有發(fā)展濱海旅游業(yè)“海水、陽光、沙灘”的全部要素;主要有:濱海類、風光類、人文類、古跡類四大旅游資源。
地貌:地勢從北向南傾斜,東北、西北為丘陵,南部沿海為臺地和平原。市區(qū)海濱平原土地占總面積70%以上,土質由砂質粘土、砂礫構成,地層結構穩(wěn)定,承壓力強,一般為18~25噸/平方米。海洋灘涂約占市區(qū)土地總面積20%左右,這種土地耐力較低,為12~16噸/平方米。平均海拔10~15米。最高峰554米(五點梅),市區(qū)最高點120米(冠頭嶺)。
海洋資源:海岸線東起與廣東廉江縣交界的英羅灣,西至與欽州市交界的大風江港,全長500公里(其中海岸線31.9公里),海灘涂73萬畝。北部灣漁場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海洋魚類500多種,蝦類10多種,持續(xù)資源量70萬噸,最佳可捕量33~35萬噸/年。海灘涂(潮間帶)72.677萬畝。淺海(0~10米水深)面積226.34萬畝。可供養(yǎng)殖面積21萬畝(其中水面8.73萬畝)。海水平均濃度3波美,溴含量55~60ppm。
港口資源:北海是我國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歷史上是云貴、川、桂、湘、鄂等省與海外貿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海港包括北海老港區(qū)、石步嶺港區(qū)、鐵山港區(qū)和大風江港區(qū)。北海港口岸資源十分豐富,可以建設大批不同形式的港口泊位。近期建設主要是石步嶺港區(qū)和鐵山港區(qū)。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