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合山市位于廣西中部,屬來賓市管轄,轄一鎮二鄉:嶺南鎮、北泗鄉、河里鄉,總面積350平方公里,總人口14.26萬人。境內交通通信便利。來合鐵路線直達市區,在來賓與湘桂線相接;南柳二級公路322國道縱貫市境;紅水河段常年可通航200噸位船只,可直抵貴港、梧州、廣州等地。
合山市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于82年元旦成立的新興能源城市,有“壯鄉煤都”和“光熱城”之稱,是一塊令人矚目的開發寶地。合山市位于廣西中部,紅水河下游東岸,東經108°49′45″至109°02′59″,北緯23°39′47″至23°55′41″之間。合山市地處桂中腹地的紅水河之濱,東、西、南和廣西來賓縣毗鄰,北面與忻城縣接壤。全市總面積為350平方公里。市轄北泗鄉、河里鄉和嶺南鎮。市區有目前廣西最大的煤礦企業——合山礦務局和廣西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合山電廠。
合山歷史源遠流長。秦屬桂林郡地,漢為領方縣地,三國屬臨浦縣地,兩晉至隋,復屬領方縣城地,唐屬羈糜思剛州轄地,宋至民國屬遷江縣。解放后,遷江縣并入來賓縣。198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從來賓縣劃出設立合山市,轄兩鄉一鎮,總人口14.3萬,非農業人口與農業人口近持平。有十三個民族,其中壯族占63%,漢族占35%,蒙、回、苗、瑤、彝、滿、侗、水、仫佬、毛南、京等族占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0人,除藏、寧、疆、青、臺等省區外,其余全國26個省、區、市籍均有,民族團結和睦。
合山市是一個新興的工礦城市,是廣西最大的能源基地,境內有目前廣西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合山礦務局和廣西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合山電廠。有“壯鄉煤都”和“光熱城”之稱。
合山地處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溫度20.8°C,最低溫度—3.3°C,最高溫度39°C,無霜期320天,年降雨量1203.9~1719毫米,年最高蒸發量1542.1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608.8小時,年相對濕度76~82%,全年多東南風。境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山脈屬勾漏山大明山支脈,最高山是四月八嶺,海拔593.2米。市內地形屬于石灰溶蝕盆地和丘陵谷地,有兩個共9萬多畝的準平原。合山煤田地質儲量約6億多噸;境內有大理石儲量1649萬立方米;碳酸鈣含量大于90%的石灰石分布面積近萬畝。
合山市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已探明煤炭儲量6億多噸,占廣西煤炭儲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還有豐富的優質石灰巖,質地優良、品種多樣、色澤美觀的花崗巖和大理石。旅游資源豐富,已發現具有開發價值的北泗玉屏山、思光寨山壯族文化遺址等8個景點。此外,紅水河馬安段發現奇石資源,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和收藏價值,已名聞遐爾,譽馳中外。
農業是合山市三大經濟支柱之一。農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玉米、黃豆、甘蔗、花生等;合山市的大米以顆大而香名聲遠揚,尤以北泗鄉、河里鄉一帶為甚,曾流傳著“欲食香禾米,到北泗河里”的民謠佳話。近年來,合山市大力抓提水工程,全市提水工程總裝機容量為2256千瓦,灌溉面積3.08萬畝,占水田面積的61.76%。與此同時,在不影響國營大礦井生產的前提下,以小煤礦為主體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煤炭生產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當地農村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重要門路。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