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穆棱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29°45'19"至130°58'07",北緯43°49'55"至45°07'16"。幅員6673平方公里,轄6鎮3鄉125個行政村。穆棱市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東與俄羅斯接壤,有41.8公里的邊境線;南連綏芬河、東寧等國家一級口岸,西接聞名遐邇的牡丹江市、風光秀麗的鏡泊湖;北靠煤城雞西市。既處在東北亞“金三角”之中,又位于對俄出口的黃金通道上。國際經貿大通道301國道和濱綏鐵路貫穿全境,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2005年末,全市共有98762戶,總人口32122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9871人,農業人口181352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9%,人口自然增長率5.6%。
穆棱以穆棱河得名。穆棱境域,遠古時期乃肅慎居地。東漢以后,為肅慎的后裔挹婁,北朝的勿吉疆域,唐朝渤海時期為牧馬場。穆棱市近代開發始于清同治二年(1863 ),宣統元年(1909 年)建置穆棱縣,1946 年2月1日成立穆棱縣民主政府,1954 年2月23日穆棱縣人民委員會成立,1967年4月21日組成穆棱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9月29 日恢復穆棱縣人民政府建制。1995年4月8日根據國家民政部民行批[1995]18號和黑龍江省民政廳民行地[1995]33號文件精神,撤消穆棱縣,正式設立穆棱市,穆棱市人民政府成立。悠悠歲月,歷經滄桑。回首歷史,人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炎黃子孫戎邊拓野的輝煌壯舉,可以聽到數百位捐軀的民族英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這片青山秀水,不僅孕育出一代代熱血兒女,也為國家造就了一個個棟梁中堅:有膽識過人、功績卓著的部、省級領導;有指揮若定、運籌帷幄的將軍、司令;有滿腹經倫,或攻關于科研機構,或執教于高等學府的專家、教授;有投身商海、事業卓著的海外僑胞,……他們雖然遠離了故土,但鄉情依舊,報效父老,為穆棱的發展做出赤誠的奉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穆棱撤縣設市以來,穆棱人民發揚“求真務實,開拓奮飛”的龍馬精神,借天時地利之緣,憑政通人和之勢,依團結拼搏之力,領改革開放之先,從而使這塊傳說中的“騁馬興龍”之地,跨入了全省十強縣(市)、九小龍縣(市)和十四強縣(市)的行列。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