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大地構造處于揚子準地臺(Ⅱ)東端的下揚子臺坪(Ⅱ3)的大冶褶帶(Ⅱ3)的梁子湖凹陷(Ⅱ3)和咸寧臺褶束(Ⅱ3)以及幕阜臺拗(Ⅱ4)的通山臺褶束(Ⅱ4)等3個四級構造單元。區內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層,巖漿活動主要集中于通山的九宮山一帶。由于地殼運動的影響,區內褶皺斷裂發育,形成現今地貌景觀。地勢南高北低,分為3個地貌區。江漢湖積沖積平原區,位于西北部,為赤壁市茶庵嶺至咸安區雙溪以北的大片地區。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區,位于中部,為通山縣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北,茶庵嶺至雙溪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幕阜山侵蝕構造中山區,位于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南地區。
咸寧市地處華中腹地,長江中游,位于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6、107國道中段,區位適中,交通便捷。區域內公路、鐵路、水運三種運輸方式并存,以公路運輸為主。
公路基本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為龍頭,以國省二級公路為主干,以縣鄉公路為分支的四通八達的區域公路網絡體系。現有106、107、316等3條國道285.775公里,省道10條,為武赤線(原武蒲線)、橫路線、咸通線、白界線、沿橫線、仙崇線(原蒲洪線)、崇趙線、南大線、咸合線(原咸潘線)、紅牌線,共計466.261公里,基本實現了國省道“二級化”、縣鄉道“黑色化”、鄉村道“通達化”。全市現有69個鄉鎮(區),1405個行政村,實現了100%鄉鎮、89.6%的行政村通公路。
全市現有客運站 30個,貨運站 4 個;客運站中一級站1個,二級站 7 個,三級站7個,四級站 9 個。“十五”期間我市新建了嘉魚和崇陽客運站2個二級客運站,咸安、通城、赤壁等3個貨運站正在建設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規范、設施配套的客貨運站場網絡。目前全市擁有營運客車3079輛、41081座位,營運貨車3533輛、14163噸,其他機動車2233輛、3486噸。開通客運線路359條,日發班次3137個,已通達全國 9個省份。
水路運輸主要依托境內長江干流、長江支流及內河、水庫湖泊,全市現有通航里程564.4公里,其中長江干流航道長118公里。除長江黃金水道外,另有省級內河航道三條:陸水、富水、金水,主要湖泊有西涼湖、斧頭湖、黃蓋湖。全市擁有港口12個,其中長江港口6個(赤壁、陸溪口、石磯頭、魚岳、潘家灣、牌洲),陸水內河港口3個(赤壁、陸水主壩、天城),富水庫區港口3個(七里沖、慈口、燕廈);共有生產用碼頭58座,泊位85個(其中交通部門碼頭53座,泊位83個),年貨物吞吐量134.02萬噸,旅客吞吐量7.3萬人次。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