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和交通和、通訊中心。全市總人口212.73萬,城鎮化率為59.59%。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以及正在建設的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城南新區、海湖新區。
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全市總面積7665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50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75平方公里。市區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攝氏度,最高氣溫34.6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18.9攝氏度,屬大陸高原半干旱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攝氏度,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西寧市現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城南五個區(其中,城南區正在建設中),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和一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人口204.97萬人,由漢、回、土、藏、蒙、滿、撒拉等37個民族組成。
西寧歷史悠久。商周秦漢時期,河湟地區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帶。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將軍在此設西平亭。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設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為青藏高原與中原的交通中轉站。五代北宋時稱青唐城,是吐蕃角廝噦的國都,成為東西商貿交通的都會,興盛一時。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宋軍進入青唐城,改稱西寧州(取名西方安寧之意),建隴右都護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寧府.1914年裁西寧府,設西寧道。1926年,撤銷道,改為西寧行政區,設西寧行政長官。1946年西寧改縣為市,成為青海省省會。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仍作會省會。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