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是山西省東部地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氣候宜人,素有“煤鐵之鄉”的稱譽。陽泉市地處山西省中部中部東側,太行山中段西側;位于東經112°54′~114°04′,北緯37°40′~38°31′。,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陘縣交界,西與太原市、壽陽縣相聯,南與昔陽縣相鄰,北與五臺縣、定襄縣接壤。轄區東西最狹處僅32公里,東西最寬82千米,南北最長106千米,總面積4451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3%。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涌漾,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后演繹為陽泉。陽泉市歷史悠久,地處“三晉要沖”,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筑“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1905年,正太鐵路在陽泉設站。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一批采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使陽泉站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后,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