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峰會圈層小,級別高,基本未作媒體宣傳,某種程度上也可視為一場工業地產行業的內部溝通會,其價值卻遠遠超出一般的峰會論壇。
大佬云集,資源高度整合
峰會上,投資融資機構大佬到場,現場外籍人士眾多,論壇全場配備同聲傳譯。五大行的仲量聯行、世邦魏理仕等均委派工業地產總監到場作主題演講,萊坊等蜚聲國際的物業顧問機構也有代表出席。聯東U谷、上海交大科技園等國內業界赫赫有名的工業園區、普洛斯等物流行業巨頭的總經理級代表出席。
演講與論壇安排緊湊,議題設計一針見血,場場"干貨",絕少"水分",令到會者攢足了精神傾聽與交流。因此,盡管規模并不很大,到場人數約在150人以內,但兩天的會議下來,極少中途退場。
茶歇時,反而更熱鬧,交換名片,一盒整都不夠。由于嚴格的6800元/人的門票準入制與現場維護,無任何閑雜人等,交換名片與私下的交流成為非常愉快的事情。
一位總部在英國的洋行經理翻看手中交換的名片,向記者表示,到場資源足以整合成幾條完整的工業地產上下游鏈條--這從一個側面可見全場資源價值。
工業地產不是“一夜情”
這次峰會對記者也相當于一次“洗腦”。最大的觀念轉變就是顛覆了之前對工業地產的概念。工業地產,與其說是地產,不如說是工業、是產業。正如一位與會的演講嘉賓所言,工業地產與房地產的根本區別在于,房地產是一次性稅收,是“一夜情”;工業地產則是一種長期可持續的成長與經營,稅收可以長期持續,進而帶動區域發展,因此格外受到地方各級政府的歡迎。
華中工業地產雖然方興未艾,但在全國范圍內來看,則缺乏自己的聲音,這次峰會上,華中地區只有動力聯行出席此次高層峰會。據動力聯行總經理梁春介紹,上屆峰會在天津召開,華中有七八家工業地產開發商出席,今年多少受了金融危機的影響有所削減。
有"物流策劃第一人"之稱的廣州大學物流與運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芏巍,結合國務院新出臺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峰會上做了題為《中國房地產下一個財富聚集點--物流地產》的主題演講。他介紹,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物流業近年長足進展,成渝所占比例從5%上升至14%,九省通衢的武漢竟然交了白卷。
面對記者的質疑,李芏巍表示,武漢在物流地產方面可謂醒得早,起得晚。他回憶到,中國第一次物流大會就在武漢舉行,如今周邊都動起來了,只有武漢還停在原地。這與武漢空港、鐵路、港口匯集的形象不符。
印象深刻的還有來自聯華信托的一位王姓高管。在得知記者來自武漢后,他主動和記者聊起一件往事。多年前,他到武漢考察,城區之間竟然還要收過路費,讓他大跌眼鏡,也由此對武漢的投資環境大跌眼鏡,印象分大打折扣。記者不無尷尬地圓場道,如今該收費站已經后撤3公里。
記者和一些投資機構的交流中,大多表示盡管對武漢有興趣,但從整體投資環境看,一線城市始終是其投資首選。
此次峰會的大量精彩觀點,本報將在今后的幾周摘錄匯編,陸續呈現。為了進一步關注金融危機下的產業振興與區域開發,為中部地區的工業地產發展助力,本報將于5月間發起"首屆華中工業地產高層論壇",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