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翻譯“薪”形勢
日益擴大的對外文化交流已在中國催生出巨大翻譯市場,09年中國翻譯市場產值高達400億人民幣,隨著外企語言本地化的增多,對語言翻譯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增強,市場上對日、韓、法、俄、德、西班牙等小語種翻譯人才的緊急需求。普通談話類翻譯日薪在400-600元,商務談判類翻譯日薪在600-800元,同聲傳譯日薪金最高6000-8000元,旺盛的需求和充滿誘惑力的薪酬,正在默地激發著更多有一定外語基礎的人加入到同傳翻譯行列中。
記者通過和某高校就業指導老師談話了解到:“對已有一兩年翻譯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想找到一份月薪在4000-5000元的翻譯工作不是很難的,但剛畢業的大學生,雖有獲得英語專業八級或小語種考試的相關資格認證,但也要重視企業對學生進行的短期崗前培訓,重視日常用語和商務會話的能力,要有堅持學習的態度,熟悉掌握行業內術語。”
難尋高級翻譯人才
從相關外企得知,人才的缺乏已讓企業不得不降低選拔資格,甚至到了對翻譯要求沒工作經驗也可以的地步。盡管天津每年參加口譯證書考試的人很多,但具有實戰經驗的高級翻譯人才仍是鳳毛麟角。
通過天津翻譯專修學院焦雨石院長了解到,目前各個層次的翻譯人才都比較緊缺,高層次的翻譯人才需求雖然少數,但是他們基本都是零失業,市場空缺仍存在。低層次的翻譯人才雖然人才數量龐,但隨著近幾年來眾多外企落戶天津,對這部分人才的需求也已超過了實際的儲備量。
人才稀缺 癥結何在
首先,培養翻譯人才的機制沒有完全形成,翻譯人才的培養與經濟發展并沒有完全接軌。第二,近幾年來我市招商引資成果顯著,濱海新區經濟迅猛發展,很多外資企業落戶,對翻譯人才的需求驟增以致緊缺。第三,以前翻譯隊伍中魚龍混雜,缺乏統一、全面、客觀公正的人才衡量標準,翻譯市場不規范,懂一點外語的人就能通過各種關系包攬業務,但翻譯質量如何也沒人來認定,客觀上也造成翻譯人才的缺失。
目前,我市翻譯人才主要是從各大院校外語專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但這些學生到了高年級才開設翻譯課,很多學生的詞匯和語法不夠扎實,很難成為優秀的翻譯人才,因此高校需加大力度建立長期有效的翻譯人才培養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