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帶,成都--樂山黃金走廊中段。南瞰樂山,東臨資陽,西望雅安,是成都平原通聯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門。岷江和青衣江貫穿境內,兩岸以平原和河流沖積平壩為主。東部龍泉山兩翼,西部丹棱、彭山、洪雅境內大部份地區皆為低山丘陵,海拔500-800m部份達800-1500m,中生代紅色巖層分布廣泛,丹霞地貌發育,生態環境優良。年平均氣溫17.1℃,極端最低氣溫-3.5℃,極端最高溫度38.6℃,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 眉山市夏商時代屬梁州,周到春秋戰國時屬古蜀國,秦代屬蜀郡地。西漢時,今青神、丹棱、洪雅屬南安(今樂山)地,而其余之地則屬犍為郡,且郡治曾由焚道(即今宜賓)遷至武陽(今彭山)。南北朝時始置眉州,隋置眉山郡。唐時改置眉州屬劍南道西川,宋改眉州屬成都府路,元改屬嘉定府路。明時眉州領3縣升為四川布政使司直隸州,清因之。辛亥革命后為第四行政督察區,所轄縣增多。共和國初期改為眉山專區,屬川西行署,后并人樂山專區。1997年析出為眉山地區,2000年改為今之建制。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