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地處云南西部邊陲,與緬甸相連的國境線長167.8公里,是祖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前沿,轄有四縣一區(隆陽區、騰沖縣、龍陵縣、施甸縣、昌寧縣),國土總面積1.9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35萬人,其中有14種世居少數民族,近20萬人。追溯歷史,保山是云南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去。公元69年即設永昌郡,由于內接外聯的優越地理位置,早在西漢時期即開通了博南道,從今四川經永昌(即保山)到緬甸、印度、連通西亞、歐洲,被譽為“西南絲綢之路”,是中國內陸通往世界的重要陸上通道,保山是這條通道上的重要驛站。當時永昌郡對外商業空前繁榮,社會迅速發展,東漢末年,總人口達到 189萬,在全國105個郡中居第二位,《南中志》記載永昌“商賈云集,殊方異域貨物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品種達100多種。全區現有省級口岸1個三類口岸5個,出入境通道15條,進出口商品外銷緬甸、印度、泰國、日本、香港,內銷廣東、上海、北京、黑龍江等地,日漸成為祖國內陸和東南亞之間物資交流與區域合作重要地段。騰沖縣城至緬甸第三大城市密支那僅217公里,是云南省通往緬甸主要城市最便捷的一條通道。
保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21,適宜于發展糧、煙、糖、茶、林、畜等產業,境內盛產的烤煙、糖、茶、香料煙、咖啡、芒果、胡椒、香蕉、荔枝、龍眼等高價值經濟作物,品質上乘,享有盛譽。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