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市地處衡陽盆地南緣與南嶺北向余脈交接地帶,湘江中游南岸。位于北緯26°07'~26°36',東經112°07'~112°41'。西南環山,東北瀕水。境內丘陵起伏,河谷縱橫,地勢南高北低。全市土地總面積2055.4平方公里,總人口83.19萬人,轄23個鄉鎮、704個村、5個居委會、7988個村(居)民小組。
常寧資源豐富,特產豐饒。全市油茶總產量居全國縣(市)第一;木材蓄積量和采伐量名列衡陽市之首;塔山山嵐茶在宋代被定為朝廷貢品,如今廣泛種植,加工精良,連續五年被評為省級名茶;桃、李、梨、葡萄、板栗、百合、石盤貢米、無渣生姜等名優產品都有很大發展。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鉛、鋅、金、銀、銅、鐵、錫、錳、煤、高嶺土、硼礦石等29種。鉛、鋅儲量居全國之首,錫礦儲量居全國第二,硼礦石、煤炭儲量居華南第一,黃金儲量占湖南省的一半以上,高嶺土的儲量超過4億噸。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發展采礦、選礦、冶煉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常寧交通便捷,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市區北距衡陽市75公里,東距京廣線路和107國道公路50公里。衡棗高速公路常寧連接線可望在2003年底建成通車,1811省道東西縱橫市境,1807省道南北貫穿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干線網絡,全市各鄉村均有公路通達,湘江沿市區北部流過,水路運輸可達長江和沿海口岸。通信設施得到了快速發展,已跨入了全省先進行列。湘南供電網在本市設有110KV變電站3座,可保證全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廣播電視、文化等服務設施齊全。
市內礦產資源豐富,水口山鉛鋅礦聞名世界;大義南段產錫、北段產硼;煤炭分布甚廣;錳、硫鐵、銅、金、鎢、瑩石等均有相當儲量。龍王山金礦與康家灣黃金礦儲量達70噸金屬量。該市是全省用材林和油茶林之一,木材積蓄量達100萬立方米。境內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水利工程171處,總蓄水量2.7億立方米。
寧地貌奇特,風光旖旎迷人,自然山水別具一格。有的崢嶸畢露,氣勢磅礴;有的清秀雋美,絢麗多彩。那莽莽蒼蒼的林海,山呼海嘯般的松濤,飛流直瀉的瀑布。叮叮咚咚的泉水,或陷于云遮霧障之深處,或映于碧波蕩漾之湖中,令人悠思遐想,心曠神怡,喀斯特地貌區,石林千姿百態,溶洞幽深莫測,有的溶洞長達6公里,面積數十公頃;有的寬敞宏大、巷道縱橫交錯,猶如地下迷宮;有的組合神奇,層疊相套,婀娜多姿;還有那發出鐘聲、鼓聲的石鐘、石鼓;溶洞口紫氣繚繞,清風徐來,冬暖夏涼。民間傳說和歷史遺跡,充滿著神奇色彩,令游人留連忘返。民族風俗古老獨特,風土民情質樸淳厚,令國內外游客興趣盎然,遐思無限。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