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紅碎茶基地,省瘦肉型豬基地、辣椒基地、烤煙基地;是享譽海內外的銅鵝之鄉。通過近幾年卓有成效的建設,已經建成糧油、生豬、水產、臍橙、茶葉、林竹六大主導農產品生產基地,達到年產優質大米30萬噸,瘦肉型豬150萬頭,無病毒臍橙500萬公斤、優質名茶50萬條的生產規模。煤、鐵、錳、銻、硫等礦藏儲量大,商業繁榮,流通活躍,是湘西南地區農副產品物資集散中心。
武岡歷史悠久,西漢文景年間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上武岡曾先后建縣、封侯、立郡、設府、置州,素為湘西南軍事重鎮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武岡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然風光鐘靈毓秀,其城墻、古塔、王城、孔廟及南宋理宗御題匾額“宣風樓”等都是古文明的標志。被譽為神州七十二福地之一的云山現為國家森林公園,有數百公頃原始次生林,堪稱野生植物王國。
在城市建設中,武岡對舊城區注重保持古城的建筑風格和整體布局,并分別劃定了具體保持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在此基礎上,投入4500萬元對古城墻、古城門、古橋梁、古塔,古民居等文物古跡進行了重點維修和保護,新建了3個橋頭亭和宣風樓仿古建筑,修復了大成殿一片的宮墻、月池、傍橋及古城墻尚存的水西門、旱西門等文物古跡。在保護、繼承古城遺韻的同時,武岡注重城市的擴容提質和開發利用,在新開發中注重彰顯現代都市和商貿流通城市特色。通過有償轉讓、招標拍賣,先后收取2億多元土地出讓金投入城市建設,同時采取各種優惠激勵措施,招商引資,鼓勵市內單位、部門和市民投資城市建設,開發工商企業和社會事業。去年以來,該市共引進招商項目38個,目前云臺中學、王城公園、步行街、湛大藥業、干法水泥、果蔬罐頭等10個投資上億元的工程項目落戶武岡,還有18個上千萬元的項目來這里安營扎寨。正確處理好古城保護與開發、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使武岡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形成了良性互動。隨著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落戶,帶動房地產價格大幅度攀升。
幾年來,武岡城區已由原來的不到5平方公里擴大到15平方公里,大炮臺、慶豐東路、步行街等新的建筑群成為古城一個又一個新的亮點。步行街一線門面均價由原來的每平方米3000元升至每平方米8000元,最高達到每平方米1.5萬元。房地產價格的增值又大大促進了企業的改制,汽車東站對面的糧食系統改制企業,39.02畝土地竟拍賣出4500萬元的高價,每畝地價達110多萬元。到目前為止,全市工業、物資、供銷、糧食企業改制已基本完成。l至7月全市實現GDP18.2億元,同比增長12.4%;財政收入完成1.05億元,同比增長30.5%;旅游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