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位于湘西南的雪峰山脈東麓、南嶺山北緣、資水上游,地處邵陽市西南五縣(市)中心,東北與隆回縣、邵陽縣毗鄰,南界新寧縣,西南與城步苗族自治縣接壤,西北與綏寧縣交界,北連洞口縣,素有黔巫要地之稱。全市轄17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549平方公里,總人口74萬,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14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15萬。
邵陽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文化底蘊豐厚,在城市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對歷史的銜接,充分挖掘古代文明的精華,把這些歷史文化挖掘出來,將為現代城市增添異彩,使之更具歷史的厚實感。邵陽歷史悠久,河山毓秀,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從漢代開始,邵陽一直為歷代郡、州、府、路、縣治所在地,控引黔桂,襟帶長衡,貫通祁永,既是中原通往大西南的門戶,又是湘中,湘西南的商品集散中心,為水陸要沖,湘中重鎮。邵陽歷史上人才輩出。唐有著名詠史詩人胡曾;宋有一代宏儒周儀;明初有開國重臣沐英,藍玉,明末清初有才俊滿門的車氏一家。尤其是清代杰出的啟蒙思想家魏源,于混沌之世振臂高呼,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主張,成為啟迪人們解放思想、睜眼看世界的進步先驅。民國初年,辛亥革命元勛譚人鳳、民主革命先驅蔡鍔,更是敢為天下之先,為反對帝制、創建共和立下了卓越功勛。上世紀20年代以來,邵陽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腥風血雨的革命斗爭中,涌現出袁國平、姚喆、李壽軒、袁也烈等人民軍隊一代驍將,哺育了賀綠汀、呂振羽、劉敦楨、李薰等一批文藝家、史學家和科學家。這些都為我們的城市規劃提供了厚實的歷史文化和寶貴財富,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挖掘歷史文化,弘揚先進文化,建好當前正在建設中的市火車南站魏源文化廣場和江北蔡鍔路,在街道規劃時,可利用歷史名人、名言、古建筑、古路燈進行街道設計,建立歷史文化街道。市內還有著名的“邵陽八景”,在城市規劃時必須重點規劃、加強保護、合理開發利用。稍有文化的人知道周敦頤的《愛蓮說》,卻很少有人知道愛蓮池就在邵陽,修復愛蓮池不僅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而且能對振興邵陽旅游產業、提升邵陽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