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市位于湖南省東南部,耒水中游。東北鄰安仁縣;東南、南連永興縣;西南接桂陽縣;西濱舂陵水,與常寧縣隔河相望;北界衡南縣。東經112°38'-113°13',北緯26°08'-26°43'。南北長62公里,東西寬58公里,成不規模棱形。面積2656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3%。人口112.43萬人,占全省總人口1.835%,人口密度423.34人/平方公里,比湖南省人口密度高出41.14個百分點。民族有漢、苗、侗族,漢族占總人口99.94%。
耒陽物產豐富,全市植物1280余種,其中木本植物470種,草木植物783種,藤本植物30余種。按用途分,有用材植物75種,經濟木植物40種,農作植物276種,藥用植物507種,其他238種。農作物以稻谷為主,苧麻、湘蓮遠銷省內外。動物236種,其中家養動物10余種,珍貴動物有穿山甲、猴頭鷹、貍、山獺、水獺等。魚類有85種,其中青、草、鯉、鰱、鳙養殖普遍,每年生產鮮魚8000-8900噸。甲魚、黃鱔、泥鰍、鲇魚為消費者所喜愛。
耒陽經濟作物種類多,主要的有:苧麻、湘蓮、黃花菜、芝麻、烤煙等產量高,質量好;家種中藥已有近千年歷史,尾參、玉竹、白術、白芍、烏梅、金銀花、枳殼等20多種藥材以藥材純正、功效顯著而聞于世;茶葉、茶油是耒陽特產。茶葉,在唐中葉已成貢品御茶,品種有江頭茶、竹山茶兩種。油茶,面積廣、產量多,居全省之首。飼養業發達,生豬年出欄41.46萬頭,家禽500-600萬羽,禽蛋2400萬公斤。耒陽礦藏資源豐富,礦種多,分布廣,潛在優勢廣。全市有大小礦藏163處,8類45種,主要的有煤炭、高嶺土、大理石、鐵、鎢、鉛、鋅、汞、鈮鉭、鈾等。煤炭儲量居湖南之冠,勘探儲量4億多噸,保有量3.8208億噸。高嶺土呂位高,質地好,儲量3585萬噸。大理石有白色和蛋青色兩種,儲蓄4220萬立方米。
耒陽是中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故鄉。建縣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為湖南最早的縣份之一,歷有“荊楚名區”之稱。境內山青水秀,名川勝景眾多。云纏霧繞五峰仙,是避暑勝地;湯泉沐浴既可治病,又令人心身舒暢;漢張良隱居的直釣巖,三國諸葛武侯屯兵的侯憩仙,蘇耽修煉的石仙庵,明狀元羅洪生寓居的麓峰庵,巍峨的鹽沙雞冠山,神奇的余慶龍泉洞等地令人神往。耒陽縣城是一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集古揚今,景觀如星。蔡倫墓,蔡侯祠,蔡倫造紙池,杜甫墓,杜陵祠,杜陵橋上一支梅,張飛立寨的馬阜嶺,令人思懷;建于明代的環繡樓,建于清代的凌云塔、雕龍塔,給游人以古建筑藝術享受;馬阜晴嵐,麓歧晚障,西湖蓮舶,易口漁家,杜陵煙雨,蔡池月夜,花洲春漲,耒江夕照,青麓瀾,高岡芳草十景,使游人悅目賞心;湘南起義朱德指揮部遺址,中共耒陽地方黨史陳列館,革命烈士陵園供人瞻仰。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