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是湖南唯一的臨江城市。地處一湖(洞庭湖)兩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贛)四線(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長江)的多元交匯點上,是長江中游僅次于武漢的又一個“金十字架”,特別是洞庭湖大橋的通車,構成了“承東聯西”“南北貫通”的便捷交通網。1992年,岳陽被國務院確定為長江沿岸首批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長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的城陵磯港經全國人大批準,正式對外輪開放。到目前為止,全市累計引進外資項目600多個,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
岳陽是最適宜發展大運量、大耗水工業項目的黃金寶地。市區縱向有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中的武廣高速鐵路平行穿越;橫向有長江黃金水道東進出海,洞庭湖大橋溝通巴東鄂西,寧(波)樟(木)、隨(州)岳(陽)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城陵磯港是國家對外輪開放的一類口岸。沿長江30公里地段分布著長嶺煉油廠、巴陵石化、岳陽紙業、華能電廠等一批大型企業,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石化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湖南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岳陽具備了吸納大項目、大投資的基礎條件。“十一五”期間,兩大石化企業投資在100億元以上,原油加工量擴大到1000萬噸以上,新上聚丙烯、己內酰胺、環己酮、SBS等優勢產品擴改項目,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圍繞化頭、化尾加工,在大廠周邊上配套項目,發展循環經濟,大有可為。“十一五”期間,岳陽紙業新上30萬噸白卡紙項目,全市可形成100萬噸造紙的規模,在洞庭湖蘆葦蕩和山川林海里上造紙項目,得天獨厚。岳陽有條件建成電力能源大市,在建的華能電廠二期工程2005年10月可提前投產,正在爭取新上華能三期、抽水蓄能發電、風力發電、核發電,發展潛力很大,可形成裝機1000萬千瓦以上的規模。岳陽還有先進機械制造業、生物醫藥、紡織、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成為推進工業化的主導力量。
岳陽是最適宜發展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的綠色基地。體現現代農業特征的加工和養殖兩大領域形成了規模和品牌:水產品產量居湖南首位,良種豬、優質棉、優質水果、無公害蔬菜、君山銀針有機茶等暢銷國內外。引進新上了正虹海原、加華牛業等一批大的加工項目,成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帶動力量。
岳陽是最適宜發展商貿流通的經濟腹地。處在“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圈西進、北上的樞紐地位,處在長江、武漢、南昌都市經濟圈的中心部位。湖南各地通江達海、長江中上游廣大地區南下的大規模人流、物流都要在岳陽中轉,具備各類生產要素大進大出、大集大散的優勢。廣大客商投資第三產業,特別是新興服務業、房地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擁有廣闊的市場。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