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的記敘文,一般是將故事分為開頭、中間和結尾三部分,記敘要符合時間、因果和意義為一體的模式結構,也就是說要以時間、地點為連線,以事情的前因后果為邏輯順序,而意義就要在時間序列和因果序列中加以體現。漢語的記敘文與英語的大體相同,也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幾個要素;敘述可分為順序、倒敘和插敘(以事物發展的時間序列記敘)。記敘文一方面要將人物事件交代清楚,另一方面又以通過具體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事件來感染讀者為主旨。
論說文是英漢語中最常見的文體。它對某一規則、現象、原理或某種思想進行解釋、說明或辯論,常用的方法是分類、定義、舉例、比較、推論等,大都可分為三部分,即提出問題、說明論證和結論。無論是段落中或段落之間都依照邏輯序列展開。
2) 篇章翻譯
翻譯篇章首先要對整個篇章進行兩種分析:一是意義分析,或曰內容分析;二是形式分析。意義分析主要是看原文的主題意義是什么,作者有什么樣的思想觀點,進行人物的形象分析、個性分析以及意境營造、情節發展分析等。同時,還要進行各種關系意義分析,如人物行為與情景,人物與角色等。形式分析除了篇章類型、結構分析外,還應包括段際銜接手段分析和段落修辭分析。篇章結構總的來講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縱向結構,即敘述按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后或空間分布情形來安排,常見于記敘文和說明文中。二是橫向結構,即以材料的性質特征分類講述,各部分之間呈現平等關系。再就是縱橫結合式。篇章結構雖然可以概括出幾種模式,但在翻譯實踐中,譯者可能面對的是極富變化的結構,尤其是文學作品。篇章結構是作者文體風格的一部分,自有其形式意義,譯者應盡量保留以求形似。同時,篇章結構也顯示著作品的脈絡,譯者必須有所把握,才能有效減少譯誤。
譯者只有在做完上述工作之后才能著手篇章翻譯。譯時要盡量注意全方位把握原文的形、意、神,更加關注譯文的整體效應,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小單位、低層次服從于大單位、高層次,詞(組)從句,句從段,段從篇。在譯入語篇章構建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原語篇章中所有的銜接和連貫。此外,譯者心中必須明了作者的意向,并在傳達時注意恰倒好處地使用翻譯方法。
四、翻譯難點
聲色詞的譯法(1(世博英文翻譯公司))
聲色詞是擬聲詞(onomatopoetic words)和色彩詞(color words)的合稱。前者模仿人、動物、自然現象、機器或工具等物品或動作所產生的各種聲響,后者表現客觀世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各種色彩。聲色詞具有獨特的修辭效果,運用得當會使語言表達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翻譯這兩類詞語一定要注意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細心推敲,盡可能再現原文中所描繪的客觀世界里的聲音和色彩。
擬聲詞
一、英漢擬聲詞比較
英語和漢語中的擬聲詞都很豐富,但是大部分的擬聲詞在發音上相差甚遠。這是因為擬聲詞是按照某種語言的語音系統對客觀世界的聲音加以模擬改造的結果,所以不可避免地帶有該語言的發音特征。因此,英語和漢語中的擬聲詞之間既存在相同之處又存在不同之處。它們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A. 同一聲音在英語和漢語中用不同的擬聲詞來表示:
cock-a-doodle-do──喔喔喔
clip-clop──(馬蹄)得得聲
tick-tack──(鐘表)滴答聲
hoot(toot)──嘟嘟
dub-a-dub──(鼓)咚咚聲
jingle-jangle──玎玲當啷
A horse neighs/whinnies/nickers. 馬嘶/馬鳴/馬蕭蕭。
A dog barks/yaps/yelps/bays/snarls/growls/howls. 狗汪汪叫/犬吠。
A fly hums/buzzes/drones. 蒼蠅嗡嗡/哼哼叫。
A mosquito hums /buzzes/drones. 蚊子哼哼/嗡嗡叫。
A pig grunts/squeals. 豬咕嚕咕嚕/哼哼叫。
B. 同一聲音在英語和漢語中用相同的擬聲詞來表達:
meow(或meou)──喵
hiss──嘶嘶(作聲)
dingdong──丁冬(聲),叮當(聲)
ping──乒
giggle──咯咯(地笑)
pit-a-pat──劈劈啪啪(地)
cuckoo──咕咕
A cow moos.母牛哞哞叫。
A pigeon coos.鴿子咕咕叫。
C. 不同的聲音用相同的擬聲詞:
翻譯公司 (責任編輯:世博翻譯公司) |